首页» 研究室师资» 张曙光老师简介
张曙光老师简介

abf7d63357664130a2f11791ec378a68.jpg

个人简介及通联方式

 张曙光,男,法学博士,现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030006)

 联系方式zhangshuguang@sxu.edu.cn


学术兼职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山西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山西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山西青年智库专家



研究领域

     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


研究偏好

     偏好以多学科交叉融合视角开展如下研究:

     1.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教学研究

     2.现实与虚拟交织下的青少年社会交往与亚文化研究

     3.以心智模式优化为侧重点的青少年与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现实社区感与虚拟社区感研究

     5.新时代社区治理研究

     6.访民群体心理研究

     7.社会心理服务介入信访工作研究

     8.科学视阈下的命运及命运观研究



发表论著

期刊论文

1. 张曙光,杨慧贤,平凡,赵婷雨.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95后”女青年偶像崇拜研究.《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2023年第11卷。

2. 张曙光.转型期低社会阶层信访人心理特征及其信访行为的文化心理逻辑探微.《信访与治理研究》2023年第2辑。

3. 张曙光,杨慧贤.作为共享心理现实的社区感: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视角的探析.载于《社区心理学研究2023年第15卷。

4. 马虹,张曙光,杨慧贤等.社区体育参与化解孤独感:社区感与自我表露的作用.载于《社区心理学研究2022年第13卷。

5. 张曙光.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中西方群己关系建构——基于理想类型方法的分析与比较.载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6. 张曙光.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式的三大转向及其整合的学理基础.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7. 张曙光.从偏狭走向宽广的理性进化:费斯廷格的学术转向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学的启示.载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3期。

8. 赵成蓉、张曙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成人心理健康教育:内涵、途径及策略.载于《社区心理学研究》2020年第九卷。

9. 张曙光.社会心理学中的人:两种基本人观模型的认识论基础及其演替.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01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2期转载

10. 张曙光,赵丽娇.联结“我”与“我们”:社区感研究的梳理、反思与展望.载于《社区心理学研究》2018年02期。

11. 张曙光.群己关系视角下社会个体化对政治认知及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载于《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7年第12辑。

12. 张曙光.社会转型期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适应性重建初探:基于社会转型期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载于《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13. 张曙光.文化与心理互构中的两种公私观探析:一项有关社会转型期中国人公私观嬗变及其下的公私实践的预备性研究.载于《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6年第10辑。

14. 杨宜音;张曙光.在多元一体中寻找“我们”:从社会心理学看共识的建构.载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4月上(总第23期)。

15. 张曙光. “自立”与“自缚”的吊诡:20世纪美国主流社会心理学官方学科史话语的拆解.载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

16. 杨宜音;张曙光.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对大学“同乡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载于《社会》2012年第6期。

17. 张曙光. 社会表征理论述评:一种旨在整合心理与社会的理论视角.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被《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03期转载)

18. 杨宜音,张曙光.理想社区的社会表征:北京市居民的社区观念研究.载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19. 张曙光.浅析商品符号意义的社会建构:兼评麦克拉肯的文化意义流动模型.载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4期。

20. 张曙光,蓝劲松.大学战略管理基本模式述要.载于《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第4期。(被《新华文摘》2007年第2期转载)

报纸论文

1. 张曙光.以群己关系撬动社区感建构.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3日.

2. 张曙光,段太香.系统思维深化社区治理理论研究.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026.

3. 张曙光,陈慧敏. 技术、社会、心理互动形塑“新型消费社会”.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9日.

4. 张曙光,闫玉蓉.移动社交应用影响社会整合.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10日。

5. 张曙光.自我认同建构:管窥社会转型的窗口.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6日。

6. 张曙光,郭家钰.培育社会信任是系统工程.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6日。

7. 张曙光,回归“社会” 建构社会心理学.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23日。

8. 张曙光.中国式孤独”的社会心理学诠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5月26日.


独著或参编著作

         1. 杨宜音,张曙光.社会心理学.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15年。

     2. 张曙光.社会转型期下中国人公私表征以及公私实践的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荣获山西省2016年度“百部(篇)工程”一等奖)

     3. 杨宜音,张曙光. 中国人的自我构念与群己关系.载于 许燕,杨宜音.(主编).《社会心理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

     4. 杨宜音,张曙光.华人的自我构念.载于 杨中芳.(主编). 华人本土心理学30年: 本土研究取径及理论.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



主持课题

 1.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时代下自我与社会的相互建构研究,已结项。

 2. 山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金项目“当前社会转型期下群已关系研究”,已结项。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群己关系视角下城市商品房社区居民的社区感研究”已结项

 4. 山西省信访局信访与社会治理政策理论研究项目当前信访群体类型及思想疏导方式创新研究”,已结项。

 5. 山西省信访局信访与社会治理政策理论研究项目“完善心理服务贯穿群众诉求化解全流程机制研究”,在研。


承担课程

    本科专业课程:文化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研究生课程:社会心理学进展、文化心理学进展、质性研究

    校本通识课程:心解人生之惑、经典阅读与心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