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新闻» 学院新闻» 沉静务实强内涵 积极进取促发展
沉静务实强内涵 积极进取促发展

“十三五”期间,教育科学学院在校党政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沉静务实,积极进取,加强内涵建设,促进有序发展,在基层党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党建引领,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学院党委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按照教育学科、心理学科设置党支部,实施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师资培养”等模式,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扎根祖国大地做科研”等党日活动,促进了学院中心工作;学生党支部加强党员和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组织了“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图片展、“青年读书会”等主题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担当意识。2020年教师第二党支部被列入山西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名单,学院获批山西大学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

image.png

创新模式,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推进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构建学院一流人才培养新体系和新格局。五年来,教育学、心理学两大学科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扎实的专业素养、深厚的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学院围绕“全省唯一,全省第一”的发展宗旨,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形成了以学术和实践为支点,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强化专业育人的实践功效;以专业人才分类培养为导向,形成服务学生专业成长的多元模式;以经典阅读和科研训练为抓手,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素养与品行共生的成长模式。学院注重教学研究,先后出版教材专著4部,主持省级教改项目5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2门课程入选校级思政课程。多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在全国或省级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奖,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专业大赛中获得荣誉25项。

image.png

凝练方向,学科建设特色鲜明

学院拥有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均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教育学专业作为山西省品牌专业,于2019年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心理学专业于2020年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学科在教育学史和中国教育经典文本、教育哲学和社会教育、高等学校治理和高等教育决策与管理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稳定持续,研究成果丰富、系统,在教育史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教育哲学研究发展迅速,在教育哲学基本问题、批判教育哲学以及教育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其中关于教育思维、教育工程哲学及美国批判教育哲学等的研究系统、深入且有探索性,在学术界影响广泛;心理学科形成以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网络心理学为主要方向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格局。围绕“道德推脱”概念进行的道德心理学研究,系国内首家,视角独特,成果丰硕;围绕“无意识”“集体创伤”等内容开展的健康心理学研究,尤其是荣格精神分析的深度心理研究处于国内学术前沿水平;围绕“网络使用”“父母低头行为”等内容开展的网络心理学研究,立足于时代热点,视角新颖,成果突出,为有效解读青少年网络生活提供了崭新视角。

image.png

勇于探索,科学研究的辨识度明显增强

学院坚持不断探索和交流,即着力于基础研究,又回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形成了较好的学术成果。刘庆昌教授分别于2016年、2018年出版著作《教育工学: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理论探索》和《教育哲学新论》,均荣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侯怀银教授的著作《昌明教育: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教育学发展》荣获教育部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史”,组织相关学者编写《共和国教育学70年》,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王兴超教授研究网络心理学,发表多篇SSCI、CSSCI论文,2019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学术带头人。“十三五”期间,学院共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SSCI论文10篇,CSSCI论文165篇,出版学术专著33部;获批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总计24项,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

image.png

对照标准,促进师资队伍水平的不断提升

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中心,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三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3人,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14人。五年来共有5名教师晋升教授,15人晋升副教授,引进博士人才2名。以“做一名好教师”活动为依托,学院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五年来共有1名教授荣获“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4名教师被聘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授”;4名教师分别获得学校“十佳教学标兵”“十佳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有20名教师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image.png

回应需求,提升社会服务影响力

“十三五”期间,学院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教育学科为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为山西省学习型社会建设进行理论指导,协助山西省教育厅出台社区教育决策性文件,为多所地方学校教育改革及规划提供指导;心理学科应共青团山西省委的邀请,开展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师资培训。与太原部分区县对接搭建社会心理服务云平台,助力心理危机和心理预防工作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为全省广大师生及公众提供心理防护知识宣传、情绪疏导、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并编写了《返校开学后高校心理援助工作指导手册》,为全省复学返校后的师生理性应对疫情提供了专业指导,为山西社会治理和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image.png

价值引领,多举措实现文化育人

学院立足专业特色,秉承“学生为本”的宗旨,实现文化育人功能。打造“一院一品”大学生活动节系列活动的品牌,开展心理文化月、迎新晚会、宿舍文化节等活动,2019年学生的“映山红”舞蹈荣获山西大学“祝福祖国”百花奖文艺汇演舞蹈类一等奖;支持学生参加学校各类文体赛事、科技创新创业活动, 2017年1位学生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多位学生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依托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优势,成立教育知行社和心理协会两大社团,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三尺大讲堂”、志愿服务、全校学生心理团辅和素质拓展等品牌活动,5年来连续输送约140人到11个贫困点进行支教;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体系,建设了教育科学学院官网、以“山大教科”微信公众号和杂志《公義》为主的各类线上平台和线下媒介,宣传学生动态、展现教科形象,弘扬时代主旋律,提升社会正能量。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