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山西大学120周年校庆,教育科学学院开展迎校庆系列学术活动。2022年4月22日下午14:30—16:30,华东师范大学高德胜教授在腾讯会议上进行了以“同情的伦理价值及其教育境遇”为主题的学术讲座,线上与会人员达二百余人。
在讲座环节,高德胜教授从“导论:教育与道德教育对同情教育的需求”、“同情的本质与构成”、“仁慈:‘事前同情’”、“同情的伦理价值”、“同情在当代教育中的处境”和“结论:唤醒同情,找回教育的灵魂”六个方面展开,首先为同情的本质作出了别致的解释,即为他人的痛苦而痛苦,并且明确了“情感”、“理性”与“行为”是同情的“三要素”;其次,以“童子落井”和“以羊易牛”的故事来阐述“事前同情”的内涵,并且运用图表的形式阐明了“事后同情”与“事前同情”的一体两面;再次,借助于西方学者如休谟等人的思想来论述“同情的伦理价值”与“同情在当代教育中的处境”;最后,立足于教育领域,探讨“同情”之于教育的重要性,并呼吁教育工作者应“唤醒同情,找回教育的灵魂”。高德胜教授的讲座内容不仅对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开拓学术眼界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带给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很大启发。
在讨论环节,老师和同学们对同情的英文翻译、教育领域中的同情和其他领域中的同情有何特殊性以及在一个人对自身的处境没有同情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超越自己而去同情他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副院长徐冰鸥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高德胜,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成员。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人民出版社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国家课程标准教科书主编。著作与研究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和多项部省级优秀成果奖。出版《生活德育论》《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等专著8部,在国内外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超过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