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新闻» 学科建设动态» 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0年)
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0年)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 培养方向

2011年获得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来,我院努力办学,逐步形成了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社会性发展与评价四个学科方向。

管理心理学方向:从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等多个层面,探讨

个体及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心态、社会行为状况及其形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过程与社会生活、管理实践紧密衔接,体现出很强的应用性特色。

健康心理学方向:以创新的视角对心理教育与咨询的研究方法进

行深化与变革,探讨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大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发大众心理潜能和创造力,体现出很强的应用特色。

学校心理学方向: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进行研究,通过评价、

诊断、咨询、干预、预防等手段,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认识和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社会性发展与评价方向:对影响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与评价,将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研究与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研究相结合,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二) 师资队伍

四个培养方向带头人均为高级职称,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心理学领域有一定影响力。近年来学院采取引进、培养相结合等措施,逐步扩大师资队伍规模,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支由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领衔,中青年教师为中坚,优秀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科队伍。

管理心理学

序号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称

导师

类别

最高

学位

最高学位

获得单位

1

杨继平

196408

教授

硕导

学士

山西大学

2

高玲

197210

副教授

硕导

硕士

山西大学

3

张曙光

198103

副教授

硕导

博士

中国社科院

4

马小乐

199004

讲师

博士

电子科技大学

5

熊满婷

197905

助教

硕士

山西大学

 

健康心理学

序号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称

导师

类别

最高

学位

最高学位

获得单位

1

范红霞

196312

教授

硕导

博士

华南师范大学

2

刘丽红

197209

副教授

硕导

硕士

山西大学

3

籍元婕

198406

副教授

博士

澳门城市大学

4

李瑶

198310

讲师

硕士

北京大学

 

学校心理学

序号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称

导师

类别

最高

学位

最高学位

获得单位

1

刘丽

196707

教授

硕导

博士

山西大学

2

卢富荣

198205

副教授

硕导

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

3

霍雨佳

198410

讲师

博士

西南大学

4

王孝清

198008

讲师

硕士

西南大学

 

社会性发展与评价

序号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称

导师

类别

最高

学位

最高学位

获得单位

1

梁晓燕

197305

教授

硕导

博士

华中师范大学

2

王兴超

198401

教授

硕导

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

3

靳义君

197212

副教授

硕导

博士

日本立教大学

4

陈永香

198404

副教授

硕导

博士

中国科学院大学

5

孙雅峰

198303

讲师

硕导

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

(三)科学研究

2016年至2020年期间我院心理学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青年专项1项;省级科研项目及横向课题16项,项目总经费103万。发表学术论文123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山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项8项。

(四)教学科研支撑

依托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示范中心平台,通过开放实验等方式为研究生创设实验研究的条件,提高研究生研究能力与水平;依托山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按照“研究者-实践者”的培养原则,通过专业心理辅导助理制度,推动“强基础、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依托校外长期合作的实践单位,为学生提供学位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所需的实践条件。同时,学院图书馆有国内外图书资料0.8万余册,订阅国内外杂志170余种,满足学生学习与研究需求。

二、2020年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 制度建设

2020年疫情期间,针对线上授课,制定了《防疫期间研究生教学工作方案》《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检查表》等相关教学文件,规范研究线上教学。

(二)导师队伍建设

本学位点硕士生导师队伍的选聘、培训、考核等工作严格执行《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条例》,实行导师队伍的淘汰与奖励机制。另外,按条例要求,导师应了解掌握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各项政策、规章和制度;为人师表;积极参与研究生的全程管理。通过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制定合理要求,引导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激发了导师和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全面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研究生招生

招生年份

专业名称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录取比率

2020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5

9

7.8%

2020

应用心理学

51

3

5.9%

为有效提高生源质量,学校层面出台了《山西大学推免硕士研究生专项奖学金发放办法》等相关政策,激励学生报考山西大学。

(四)研究生培养

学生在读期间,思想政治课开设全覆盖。学科层面制定了《心理学科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举办了《新时代下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思路》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及实施路径》的专题培训。学院制定了《心理学科教师兼任辅导员工作机制》,组建了专职辅导员为主、兼职辅导员为辅、班主任和导师相结合的思政工作队伍。建立工作目标考核和工作激励机制,鼓励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科学研究,提升辅导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学生支部94%的学生递交入党申请,1位学生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

承担心理学学术型研究生各方向核心课程的教师,职称结构合理。5位高级职称教师为研究生开设主干课程。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制定了学生评教制度;教学过程中兼顾新老教师和各位教师的研究专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各团队定期不定期开展教学、科研研讨,结合学生各项反馈,推进教学工作深入有效的开展。

本学科每月定期开展研究生“一文·一书·一论坛”和“学术星期二”活动。通过对专业文献和书籍的“阅读-思考-分享-再思考”,学生的研究视野得到拓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加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聆听学术讲座,参与导师研究课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得到了提升。组织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展示研究成果,为此每年学院投入30004000元左右给予活动资助;导师积极吸纳研究生进入研究课题,研究生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20年,学生发表论文7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实现了外文发表零突破。

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2020年实现了学生参加国际会议零突破。

学生论文全部进入教育部网上平台盲审,评阅论文合格率为100%。

学校对学位申请者的学位论文100%行学术不端系统查重,没有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

(五)管理服务

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制订了涉及研究生招生、导师管理、课程教学、实践考核、学风建设、质量监督、学位授予、分流淘汰、奖惩制度、申诉处理及日常管理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学校设立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均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了完善的覆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管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成员单位,自2013年开始连续多年对在学研究生开展“满意度调查”工作,对象覆盖各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从“对学校研究生教育总体评价”、“对课程教学的总体评价”、“对参与科研工作的总体评价”、“对指导教师的总体评价”、“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总体评价”5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反馈结果,本学位授权点中学生的整体满意度较高。

(六)研究生就业发展

2020届心理学学硕毕业9人,3人考取事业单位,4人合同就业,2个灵活就业。

(七)社会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本学科以此指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内对外提供社会心理服务,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用“心”培训,服务全省困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应共青团山西省会之邀,积极参与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助力计划"山西省困境青少年服务项目师资培训工作。2020年8月27-28 日,张绣蕊老师参与了2020年度“阳光自护”困境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同时进行,线上培训共有六个分会场。100 余人参加了线下培训,200余人参加了线上培训。

2.专“心”战疫,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支持服务

疫情期间,在山西省教育厅和山西大学党委的领导下,在山西省心理学会的大力支持下,以山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为依托,立足专业优势,整合资源,汇聚力量,面向社会公众及广大师生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1月28日,通过山西省心理学会、教育厅思政处、山西省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微信群等渠道公开招募专业心理服务志愿者,由此在短时间内组建了专业心理健康辅导志愿者团队,该团队由来自省内大中小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和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150余名一线专家组成,分为督导组、辅导组和后台信息组三组。1月31日,通过线上会议平台举办了首场培训,期间范红霞教授和刘丽教授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干预相关内容开展辅导。2月1日,开通了新冠肺炎网络心理健康辅导平台。随着国内疫情渐缓,我们又组织教师编写了《返校开学后高校心理援助工作指导手册》,此手册被山西省教育厅采纳,并于4月10日下发至全省高校。4月14日,“山西省网络心理援助平台”向受疫情影响的留学生及其家长开放,与此同时,还通过企业微信向全校师生提供网络心理服务。疫情期间,共为校内外师生及社会公众提供网络心理服务384人次。

3.以“心”为要,全力推动实现学生与学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创造性地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同时,参与共建山西大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研究院。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水平专业教师及教师团队的引进问题

(二)如何整合学术力量,形成学术研究团队。

(三)师生的对外交流有待加强

(四)学位论文的选题需切实体现学科方向。

四、2021年学位授权点建设计划

我院心理学学术型硕士点工作将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并结合学科点具体现状进行持续改进。

本学科的学科定位与目标: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心理学科。

本学科将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基础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逐步发挥优势学科在地方教育中的领先作用,强调国际与区域间的学术对话、合作与交流,扎根本土研究和实践,研究与应用结合,科研与教学并进,继承与创新相融,以广阔的国际视野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质量,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没有大的突破。在改进方面,需要拓展思路,积极与相关学校做好沟通,尽可能引进国内著名高校的师资团队,提升学科学位点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和管理心理学方向。

第二,建立学术研究团队,提升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受学科领域及科研习惯的影响,实质性的研究团队往往难以形成。在下一步改进中,本着学科学术的原则,采取学科兴趣相近、人员性情相投的团队组建方式,成立新型研究团队,提升学科的整体科研水平。

第三,充分利用学校、省教育厅等单位提供的各项政策,夯实师生对外交流工作。

第四,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思考与研究心理问题的能力。受学生学术基础、受教育背景、学科积累,导师指导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学术型硕士的理论思维、问题意识存在短板。在下一步改进中,需要加大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强化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思考与关注,提升学生对理论思考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