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山西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3年)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山西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批于2005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五个领域招生。在培养标准、基本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及保障体系方面有效开展各项工作。

(二)培养目标与方向

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以教育部规定培养目标为基准,结合区域的地方性特点,努力突出教育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对基础教育领域师资提出的要求来制定培养目标。教育硕士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能够融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熟悉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具体实践,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教育管理方向: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知识和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小学教育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研究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的优秀的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念、能够融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具有较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与管理人员。

学前教育方向: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和学前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职业技术教育方向:培养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职教师资人才。

(三)师资队伍

教育硕士学位点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3人,其中8人有行业经验。学位点一直实行双导师培养制度,新聘或续聘行业导师44人,其中,正高级18人,副高级24人。

(四)培养条件

学位点与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签署共建“产教研融合”基地,同时与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大学附属子弟小学等10余所学校续签了新的实习实践基地,为教育硕士实践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场所。

授权点各类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源可满足教学科研使用。在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资源共享基础上,本学科设备总值约580万元,实验室总面积约1300平米,能为师生开展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提供全面保障。

二、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制度建设

辅导员队伍建设,学位授权点设置专职研究生辅导员,抓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学科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组建了专职辅导员为主、兼职辅导员为辅、班主任和导师相结合的思政工作队伍。

思政课程建设,授权点思政课程实行专门开设课程与课程渗透为基本方式。创新思政教育形式,通过课堂讲授、活动学习、案例教学、项目学习等形式,以党建引领促进思政教育和学科发展。

学院文化建设,着重在于学术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建设。学术文化建设坚持利用不定期专家讲座、每周的科研小组活动、每月的学术沙龙、每年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和“学术五分钟”活动,营造学术氛围,加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建设方面,目前已建设形成三级志愿服务体系,针对重大活动开展服务他人的志愿服务活动。

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学校研究生院遴选和考核研究生导师的制度,对导师进行遴选和考核,2023年有1名教师通过遴选成为研究生导师。认真组织导师参加学校的新导师培训会议,进入导师学院学习,学习与提升导师业务。

  (培养条件建设

2023年授权点持续进行课程建设,邀请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徐玉炜博士召集多位外国专家,进行教育研究中的创新性方法论与方法的全英文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教育研究中的创新性方法论和具体方法,学生能够探究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批判性地反思在使用不同方法过程中的时机和挑战、考虑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并能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研究情境、理解非殖民化及其教育研究方法重估,超越西方中心的范式。通过该系列课程,研究生纷纷表示,增长了国际视野,获得了研究方法上的长进。

2023年邀请王红丽、张琪、程慧萍、梁涛等行业导师进行课堂,为学生面授课程,围绕新课程标准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和答疑。2023年10月召集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召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研讨会,进一步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10月派导师参加在成都大学举行的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修订版)、实践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版)政策解读研修会,按照全国教指委的最新精神认真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科学研究工作

2023年学位点教师及团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含扩展版)31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经费88万,省级科研项目14项,经费38万元。张俊友老师撰写的“晋中市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的改革与探索(2008-2014)”入选中 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

学位点邀请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周慧梅教授、施克灿教授、孙邦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柯政教授、高德胜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杨兆山教授、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等10余名教授来校进行学术指导和交流。学位点有多位老师参加各学科的学术年会和学术讨论会,增强学术交往。

  ()招生与培养

2023年学位点共招生233人,授予学位数101人。学位点依托学校对研究生的奖助体系,学校相关制度,完善了适合教育硕士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制度。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多种奖助类别。

授权点配备有3名专职管理人员,即一名科研副院长、一名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和一名研究生事务管理人员,分别对接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工作部的有关研究生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管理等系列工作。

授权点通过院系学术组织、研究生会群团组织建立相应的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如建立导师教育培训制度和导师考核制度、研究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研究生帮扶救助制度、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制度。

通过在校研究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研究生满意指数为94.74%,抱怨指数为0%。

学位授权点学位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实习质量尚待提升

专业硕士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专业化水平还需提升。实习学科与擅长科目还不能很好对接。行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与实习目的匹配不够。主要原因在于实习基地的行业导师较少,而实习生人数较多,导师精力有限,造成指导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的实践性需要加强

教育硕士的课程强调实践性,由于多数导师习惯于学术型的课程讲授,对专业硕士课程的实践性的认识需要提升,实践能力也需要提升。

四、学位授权点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一)提升实习实践的质量

拓展行业导师队伍,将具有研究能力与指导精力的导师作为实习基地负责人,提升指导成效。分散实习地点,减轻行业导师的指导负担,提升指导效果。拓展实习生的擅长科目,以全科教师为实习目标。

(二)提升课程的实践性

    结合全国教指委的课程研讨会,选派相关任课教师参加全国性的课程建设和课程实践研讨会,通过与全国其他学校的教师交流学习,提升自身课程的质量;邀请行业导师进课堂,参与课程或主讲课程,用行业导师的实践和指导力提升课程实践性。

 

 

 


  •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 联系电话:0351-7011799   联系邮箱:jky@s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