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传来喜讯_我院三项课题顺利结项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传来喜讯_我院三项课题顺利结项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基于图画书欣赏的幼儿审美经验研究”于2019年1月25日顺利通过结题验收,顺利结题

    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9125日对相关立项课题进行鉴定,我院孙杰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古代教育学范畴发生史:以《学记》为中心李旭老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部地区中小学特色建设研究:要素分析与系统构建和李晓华老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基于图画书欣赏的幼儿审美经验研究三项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中国古代教育学范畴发生史:以《学记》为中心(课题批准号BOA150030)课题组共发表5CSSCI论文,计划出版两部专著。课题介绍:中国古代教育学范畴发生史研究,只有返回到滥觞之处,返回到《学记》之中的教育范畴研究,才能够真正厘清中国教育学历史发展的道之动,才能够发掘出中国教育学的生命力之所在,从而实现中国古代教育学范畴在今天的道之用。以《学记》为中心的研究,就是对《学记》文本本身和《学记》历代诠释为主体的教育理解和阐释,就是以教育范畴为主线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来探寻中国古代教育学范畴发生的思想源头和变迁历程。

中部地区中小学特色建设研究:要素分析与系统构建(课题批准号DFA130246课题组发表CSSCI论文1篇,完成10万字报告,形成并为中小学提供学校特色报告3篇。课题介绍:学校特色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变革的客观需要,是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我国中小学适应教育变革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特色建设无异于进行教育变革和学校改进,必然会涉及教育组织系统不同层面复杂相连的诸多因素。因此,在复杂性科学的视野下,本课题聚焦于在一个开放的系统分析框架之下,对学校特色建设宏观要素和微观要素及其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研究。本课题得到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学校特色是包括学校教育观、学校教育操作思路在内的学校教育思维和学校教育实践行为的整体。学校特色结构是由学校教育观、学校教育操作思路、学校教育实践行为和学校特色物质载体等要素组成,且这些要素复杂相连。第二,学校特色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和困境在于学校特色建设中说做两张皮。造成这样困境的原因是学校特色要素缺失或内在逻辑不一致所导致的思行链条断裂。在此基础之上,本课题提出进行学校特色建设的三条路径,即系统重构、行为重构和思维重构。第三,学校特色是客观的存在,也是有条件的存在,为了在区(县)域内真正实现一校一品,帮助学校进行特色建设,本课题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指标体系,课题组对区域内3所中小学学校特色进行评价,完成了学校特色报告,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和理论支撑。这些充分体现了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基于图画书欣赏的幼儿审美经验研究(课题批准号EHA130393课题组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23万字专著一部,即《图画书欣赏与幼儿审美经验研究》;发表论文共3篇,其中一篇被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官网转载,两篇被收录入《山西省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成果经验丛书》中的《学术论文集》一辑。课题介绍本研究选取343-6周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以图画书为研究材料,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幼儿审美经验形成的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首先从幼儿的节奏与图画书的节奏、幼儿的细节感知力与图画书的细节、幼儿的想象与图画书的空白三个维度对图画书的表达方式与幼儿审美心理的契合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其次,本研究从幼儿对图画书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情感体验、审美理解四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图画书欣赏过程中幼儿审美经验获得的心理机制。研究发现,幼儿在审美经验获得过程中表现出系统性、主体性和建构性的特点。最后,本研究提出幼儿的审美教育应以幼儿的审美天性为前提,应尊重幼儿自身的经验,应注重幼儿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