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自从2005年获批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教育管理(全日制、非全日制)、小学教育(全日制、非全日制)、心理健康教育(全日制、非全日制)、学前教育(非全日制)四个方向。在培养标准、基本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及保障体系方面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2020年为各省、地市基础教育领域培养合格毕业生。
通过自我评估梳理与检查,发现我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着力加以改进。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目标与标准
1.1培养目标
我校的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以教育部规定培养目标为基准,结合所在区域的地方性特点,努力突出山西在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对基础教育领域师资的要求,制定培养目标。教育硕士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知识和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能够融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熟悉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具体实践,能够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1.2学位标准
教育硕士学位标准规定学生在学位论文、修够规定学分,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并经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者,才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具体条件有:
第一,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领域和方向相一致,来源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或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
第三,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基础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第四,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二)基本条件
2.1培养方向
自从获得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以来,经过我院的努力办学,逐步形成了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四个专业硕士培养方向。依据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两次大修订(2014/2017),结合各自方向,完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尤其对专业实践的相关要求做出规定,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2.2师资队伍
我校教育硕士学科带头人侯怀银教授,学术造诣深,在国内教育学史、教育学原理等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影响力。近年来学院采取引进、培养等措施,逐步扩大师资队伍规模,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支由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领衔,中青年教师为中坚,优秀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科队伍。
截至2020年教育硕士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讲师9人,高级职称占比例53%;已获博士学位29人,在读博士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教师总数73%,其中2人取得国外博士学位;有11位教师有去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美国、德国、韩国等海外学术交流的经历;中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体。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1人;新增“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多名教师担任国内学术组织的常务理事或理事。
2.3科学研究
教师整体学术水平高,教师科研能力强,相关研究在国内属于先进水平。2020年,我院教师的科研成绩突出,共发表论文62篇,其中C刊论文35篇(含C扩9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获批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总计5项,省级课题7项,横向课题1项,课题经费总计68.5万元。
2.4教学科研支撑
我院教育硕士依托山西省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学科平台,为研究生提供学术及研究的机会,提高研究生研究能力与水平。依托我院与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建的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及山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实践机会,完成学位论文的选提及研究所需的实践条件。与多所学校、幼儿园、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共同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学院图书馆有国内外图书资料1.7万册,订阅国内外杂志190余种,满足学生学习与研究需求。
各方向实习实践基地统计表
培养方向 |
教育管理 |
小学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 |
学前教育 |
实践基地数量 |
13 |
10 |
7 |
5 |
2.5奖助体系
我院教育硕士依托学校对研究生的奖助体系,完善了适合教育硕士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制度。有多种奖励,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优秀学位论文奖学金、研究生困难补助、以及“三助”等奖助类别。
(二)人才培养
我院在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面,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精神,在招生选拔、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术训练等环节认真落实,同时结合我省及学校相关具体条件,创造性地培养人才。
3.1招生选拔
报考数量方面,各专业呈平稳趋势。自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统一考试与划线后,各方向非全日制硕士报名略微下降。录取比例方面,2020年疫情期间,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扩招,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比例提高。生源结构方面,专业学位各方向多数从事基础教育工作。
教育硕士各专业招生录取比例如下表
专业名称 |
学习方式 |
报考人数 |
录取人数 |
录取比例 |
教育管理 |
全日制 |
25 |
8 |
32% |
小学教育 |
全日制 |
366 |
50 |
13.7% |
小学教育 |
非全日制 |
124 |
38 |
30.6% |
心理健康教育 |
全日制 |
117 |
15 |
12.8% |
心理健康教育 |
非全日制 |
134 |
26 |
19.4% |
学前教育 |
非全日制 |
108 |
30 |
27.8% |
3.2课程教学
承担专业学位各方向核心课程的教师,职称结构合理。多位高级职称教师为研究生开设主干课程。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制定有学生评教制度,然后根据学生的反映,教师进行调整与改进。核心课程所使用教材具有前沿性,教师综合使用讲授、案例教学、讨论法、等多种教学形式教学。
核心课程授课情况统计表
专业 |
课程名称 |
主讲教师及职称 |
教育管理 |
教育原理 |
陈平水教授 |
小学教育 |
教育哲学 |
侯怀银教授 |
教育管理 小学教育 |
课程与教学论 |
郭芬云 副教授 |
教育管理 小学教育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王福兰 副教授 |
小学教育 |
小学课程与教材研究 |
郑玉飞 副教授 |
小学教育 |
小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
项继发 副教授 |
小学教育 |
中外教育简史 |
郭三娟 副教授 |
教育管理 |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
张俊友 副教授 |
3.3导师指导
专业硕士导师队伍的选聘、培训、考核等按照学校研究生学院的相关制度,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实行导师队伍的淘汰与奖励机制。在研究生选题方面紧密结合专业硕士类型,指导选题,开题。在论文写作阶段,指导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组织预答辩,为学生的学位论文提供修改意见。定期组织学术讲座,每年定期开展一次研究生学术论坛,多位导师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亲自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校实践调研,进行实践研究,保证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多数以本区域内基础教育领域的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建议。
3.4学术训练
依据学校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制度,学院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术与实践空间,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研究的机会。组织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展示研究成果,导师积极吸取研究生进入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研究生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3.5学术交流
我院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在疫情期间,多位研究生积极参加网上学术交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术成果的分享。
3.6分流淘汰
根据学校研究生院相关规定,学院制定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学业中期检查等相关制度,确保研究生能够按时按期完成规定学业任务。如不能完成相关任务者,就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淘汰。
3.7论文质量
在导师认真负责的指导与督促下,2020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抽评合格率100%。研究生论文质量逐步提升。在高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下,学位授予比例高。
3.8学风教育
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教育规范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入学教育、开题、中期检查、论文预答辩等环节定期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
3.9管理服务
依据学校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的规定,为保障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学习上通过学院组织、研究生会相关活动,导师具体负责相关指导等办法,促进学生的学业提升。在生活上,形成学校、学院、导师与集体的关怀与照顾氛围。学院研究生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与生活满意度调查与座谈,导师定期与学生进行对话与活动,关心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
3.10就业发展
我院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率高,主要服务于基础教育领域。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之后,多数回原工作岗位工作,从事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用人单位反映意见良好。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外兼职导师的职能单一
在前期依据学校条件和规定评聘多名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作为校外兼职导师,但在具体的指导和发挥效能上,还局限于论文选题和指导方面,兼职导师的实践性功能还需挖掘和完善。
(二)实践型课程的相对缺乏
受多种条件的约束,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设了相关的实践类课程,但这些课程还限于学科课程,类型单一,与基础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还需要增加一些活动课程及探究性课程。
(三)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方法
受学业年限、教学场所、教师教学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院在教育硕士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改革与进步的步伐不大,教学方法更多限于课堂教学,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课堂观摩。
四、2021年学位授权点建设计划
依据现有条件,结合自我评估整理,与抽评要素存相对照,发现我院教育硕士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持续改进:
第一,进一步扩大实践导师队伍,及时更新导师类型与团队。在改进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积极与基础教育名师沟通,把基础教育领域的名师、名校长、园长、心理咨询师聘为我校的校外兼职导师。
第二,强化实践环节,开发相关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在下一步改进中,改革相关教学制度,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开设项目学习课程、案例研究课程、主题教学课程等。同时,在选题、开题、预答辩等环节强化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关怀与思考,提升学生对实践的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等。
第三,教学方法上,结合教育硕士的专业要求,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在下一步改进时,要出台相关教学管理办法,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教师积极探索,通过培训、赛讲、课题研究等办法提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动力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