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新闻» 学院新闻» 张应强教授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暨教育科学学院国雅讲堂十八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反思与再出发”
张应强教授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暨教育科学学院国雅讲堂十八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反思与再出发”

 

  2016年3月11日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高教期刊工作分会理事长,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全国高教研究机构协作组副组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学科组成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长江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应强教授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山西大学副校长杨军教授,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侯怀银教授,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韩树林书记,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陈平水教授、孙杰副教授及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受聘仪式。受聘仪式在教育科学学院一层109教室举行。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陈平水教授主持受聘仪式。陈平水教授对张应强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张应强教授的研究领域及学术成果进行了介绍。随后,山西大学副校长杨军教授为张应强教授颁发了受聘证书。

  

  随后,张应强教授对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介绍,并与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发展进行比较。张应强教授表示受聘为山西大学的客座教授,自己非常荣幸,希望两个学院之间能够多多交流、互补。与此同时,张应强教授对教育科学学院近年来给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研究院输送大量的人才表示感谢,并鼓励和希望大家报考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山西大学副校长杨军教授表示为教育科学学院能够请到张教授这样优秀的学者感到高兴,张教授的到来为教育科学学院带来了新的精神、新的风貌、新的作风。同时,他也希望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能够多向张教授请教,不仅要学习张教授的学识,更要学习华中科技大学的追求和精神。

  受聘仪式结束后,张应强教授为教育科学学院举办的国雅讲堂做了题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反思与再出发”的学术报告。

  张应强教授认为,自1985年以来,改革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主旋律,我们不断的改革、不断的摸索。张应强教授指出改革已经三十年了,我们理应总结和反思高等教育改革,在此基础上再出发。张应强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三大特征,即从改革的主体方面来说,政府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设计者、发动者和推动者;从改革的内容来看,管理体制改革是核心内容;从改革的方式来看,主要是“打补丁”式的改革。在总结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张应强教授认为由政府来领导和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是具有现实合理性的,但政府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体,其理应有一个权力边界。张应强教授认为政府应该以公共事务组织者的身份,树立服务性思维和法治思维,利用政府自身优势,营造高等教育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一方面为高校松绑, 另一方面帮助高校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水平, 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政府要领导设计出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大学制度,建设好具有法律意义的真正的大学章程。

  接着,张应强教授从确立高校自主办学独立法人地位是调整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前提、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为什么仍然在路上、用“负面清单”模式来保证高校办学自主权三个方面谈了高校的独立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的问题。张教授认为历次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都没有触及政府和大学的关系。高等教育改革要在法律约束和市场竞争机制下,形成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新秩序。张应强教授指出高校办学过程中要依法办学,自主办学,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就是要让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最后,张应强教授从“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当前的背景下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要再出发。而再出发的基础即是正确理解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精义、正确理解和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将高等教育改革纳入法治化轨道。

  张应强教授的学术报告结束后,部分师生就高等教育改革等话题向张教授做了请教。张应强教授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层层为我们展开了其多年来关于高等教育改革这一话题的研究和思考。张应强教授扎实的理论功底、幽默的语言表述等给在座的每一位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衷心地感谢张应强教授给我们带来的视听盛宴。

  

  张应强教授简介:张应强,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高教期刊工作分会理事长,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全国高教研究机构协作组副组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学科组成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副主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200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5),出版著作13部(含主编、合著),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1项。